找到相关内容227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“身心疾病”的看法

    加重贪嗔的毛病。甚至人的烦恼,人的生死轮回,都渊源于“痴”。痴会增长邪见,邪见会造作一切罪业,会招致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苦报。如果有一点觉悟的心,知道自己有一个大智觉海,就不会让愚痴的黑风无端掀起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462515.html
  • 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--以莲池袾宏为中心

    临伞终时,一心不乱,但知娑婆是极苦之场,净土是极乐之地。譬如鱼鸟,身在宠槛之内,心飞笼槛之外。念佛人以娑婆为笼槛,以净土为空水,厌慕纯熟,故舍命时,心中娑婆之欲,了无芥许,所以无论其罪业之轻重,直往无疑耳...

    刘红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262662.html
  • 观世音菩萨对妇女“无子之苦”的救度

    修善是避免轮回受苦报的重要条件,同时特别提出《请观音经忏》强调众生所造的恶业必须藉由身口意虔诚的忏悔,方得令罪业清净。依此说来,《观音义疏》所要表达的是:当众生遭受“恶业七难苦”时,若能提起正念,坚持...

    释大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162694.html
  • 西斋净土诗浅释(1)

    何人皆可通于极乐国城。   念佛功深罪自除,身归极乐国中居。丛林草木璚瑶接,大地山河锦绣舒。  香界来从移步后,宝莲结自放华初。玉毫炳焕黄金面,天上人间总不如。  念佛的功德深厚罪业自然能够消除,此身...地狱火轮之罪业果报因为念佛而清净消除了千千劫,琼玉的宝树其光明分岐流散出万万之花枝。与诸善具足的朋友言谈终不令人厌倦,西方净土的灵巧禽鸟其微妙的言语实在难以寻思。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其功德成就、果地圆满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4963187.html
  • 西斋净土诗浅释(2)

    听到善友高贤赞叹西方净土之真实语,来世的果报必定能够远离于痛苦的三恶趣之中。一旦到了命终即将魂飞命丧时心意惊惶散乱,只要具足十念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则其罪业即能消镕。便可见到金色的莲华铄铄闪耀如同初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063188.html
  • 〈净土宗特色〉之「补充说明」

    世界,预先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资粮,也预先为我等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之名号功德力;由于我等不知不信,故未能领受弥陀功德,因而继续虚受轮回。今日信知,只要称念弥陀名号,即是乘托弥陀愿力,必得往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1663353.html
  • 禅者的包容

    修菩提心的对换,对换什么?比方说,观世音菩萨,我把我的烦恼给您,观世音菩萨把您的自在慈悲给我,我跟你对换;地藏王菩萨您很了不起,您下地狱度众生,我把我下地狱的罪业给您,您把你的下地狱度众生的能力给我;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463442.html
  • 釋達觀著:随缘自在

    修持,不论何时,不论何处,皆为众生所恭敬,且受供养,与佛无异。  复次,须菩提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,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...

    釋達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563704.html
  • 禅宗语言、诗歌、公案的阐释话语体系

    能承受得了别人的歧视,善力强大,过去所造的罪业就会因此而消失。“《金刚》罪性”对此种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,雪窦颂古“胡汉不来,全无伎俩”,表达了禅者超越迷悟、赏罚、因果、善恶的感悟;“无缝塔”象征超越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0264022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5)

    。故虽备修万行,唯以无念为宗。但得无念之心,则爱恶自然淡薄,悲智自然增明,罪业自然断除,功行自然精进。于解则见诸相非相,于行则名无修之修。烦恼尽时生死即绝,生灭灭已寂照现前,应用无穷,名之为佛。”又云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764554.html